2025-09-17 00:29:34
大型商場、寫字樓等商業建筑中,空調負荷占比通常達 40%-60%,且用電高峰時段與電網峰谷時段高度重疊。采用冰蓄冷系統后,可將 60%-80% 的日間空調負荷轉移至夜間,不僅能降低變壓器容量需求,還能減少需量電費支出。以上海某購物中心為例,其通過冰蓄冷改造,年節省電費超 200 萬元,同時有效緩解了夏季區域電網的供電壓力。這種技術應用既為商業建筑降低了運行成本,又對平衡電網負荷、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具有積極意義,尤其適用于空調負荷占比高、電價峰谷差明顯的商業場景,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重提升。冰蓄冷技術的城市熱島緩解效應,可使地表溫度下降0.8-1.2℃。四川節能冰蓄冷策劃公司
隨著電力現貨市場普及,峰谷電價差可能出現波動收窄,傳統依賴電價差的冰蓄冷系統經濟性面臨挑戰。為解決這一局面,行業正探索通過參與需求響應機制與輔助服務市場獲取額外收益:在需求響應場景中,冰蓄冷系統可根據電網負荷信號動態調整融冰供冷策略,在用電高峰時段減少電力消耗,換取電網公司的響應補貼;輔助服務市場方面,系統可通過提供調峰、調頻等服務創造收益,例如某企業參與廣東電力調峰市場,利用冰蓄冷系統的冷量儲備能力,在電價差縮小時段執行 “蓄冷保供” 策略,年獲得調峰收益超 150 萬元,有效抵消了電價差收窄帶來的經濟性損失。這種 “電價差收益+ 輔助服務收益” 的復合盈利模式,使冰蓄冷系統從單純的節能設備升級為電網靈活性資源,增強了技術在電力市場化改變中的適應能力。中國臺灣國內冰蓄冷平均價格冰蓄冷技術結合氫能燃料電池,可實現“冷-熱-電”三聯供。
冰蓄冷技術與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結合,可有效解決清潔能源發電的間歇性難題。以西北風電富集區為例,夜間電力低谷時段常與風電大發時段重合,冰蓄冷系統可在此時段利用棄風電力制冰,將過剩電能轉化為冷量儲存,實現 “綠色制冰”。這種模式既能避免風電棄置,又能為白天供冷儲備能量,形成 “可再生能源發電 - 冰蓄冷儲冷 - 電網負荷調節” 的閉環。某風電場配套冰蓄冷項目實踐顯示,其年消納棄風電量超 2000 萬 kWh,相當于種植 10 萬公頃森林的碳減排效益。此外,在光伏豐富地區,冰蓄冷可結合日間光伏發電時段制冰,將不穩定的光伏電力轉化為穩定冷量,同步實現電網 “削峰填谷” 與可再生能源高效消納,為構建零碳能源系統提供技術支撐。
冰蓄冷系統通過夜間制冰儲冷、白天釋冷供冷的運行模式,可明顯降低城市熱島強度。傳統空調系統日間運行時,外機散熱加劇地表溫度升高,而冰蓄冷系統將 80% 以上的制冷過程轉移至夜間,減少日間空調外機排熱。某研究表明,在 10 平方公里區域內規模化部署冰蓄冷系統后,夏季地表溫度可下降 0.8-1.2℃,這得益于夜間低溫制冰過程中設備散熱與環境溫度的自然耦合,同時減少了日間建筑向室外的顯熱排放。例如某新城集中應用冰蓄冷技術后,商業區夏季午后平均溫度較周邊區域低 1.1℃,人行道地表溫度下降明顯,不僅改善了城市微氣候環境,還降低了周邊居民的熱應激風險,體現了需求側節能技術在城市生態優化中的協同價值。冰蓄冷系統的智能控制算法,可結合天氣預報優化制冰/融冰比例。
據MarketsandMarkets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冰蓄冷市場規模已達38億美元,預計到2029年將增長至62億美元,期間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10.2%。亞太地區在全球市場中占據重要地位,貢獻超過50%的份額,成為推動市場增長的關鍵區域。其中,中國因“雙碳”目標下政策對蓄冷技術的支持,以及超高層建筑和數據中心的規模化應用,成為亞太地區的主要增長動力;印度隨著基礎設施建設升級,對節能空調系統需求激增,冰蓄冷技術在商業建筑領域的應用快速拓展;東南亞**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依托區域供冷項目和可再生能源結合示范工程,推動市場持續擴張。全球市場的增長態勢,反映出冰蓄冷技術在節能降碳和電網優化方面的綜合價值正獲得普遍認可。編輯分享介紹一下冰蓄冷技術的工作原理冰蓄冷技術相比傳統空調系統的優勢是什么?提供一些冰蓄冷系統的應用案例冰蓄冷技術的建筑一體化設計,與幕墻結合實現零占地儲能。江西動態冰蓄冷價格對比
新加坡樟宜機場采用冰蓄冷區域供冷,覆蓋50萬平方米航站樓。四川節能冰蓄冷策劃公司
廣州新電視塔冰蓄冷項目作為高度600米的地標建筑,電視塔空調負荷達12,000RT,其冰蓄冷系統通過技術創新實現高效節能。系統運行中,夜間制冰量占日間冷量需求的65%,年節省電費超800萬元。設計亮點體現在三方面:分層蓄冷槽:利用建筑高度差構建自然分層結構,避免蓄冷槽內冷熱流體混合,提升冷量存儲效率;低溫送風技術:末端送風溫度低至4℃,較常規系統減少風機能耗30%,降低設備運行功率;熱回收系統:將融冰過程釋放的余熱回收用于生活熱水供應,系統綜合能效比達5.2,實現冷熱能協同利用。該項目通過空間結構與技術的結合,在超高層場景中實現了節能效益與系統穩定性的平衡,為同類建筑提供了可復制的工程范例。四川節能冰蓄冷策劃公司